铸铁覆膜砂形成多角度的应用范围,铁型覆砂铸造要求每种铸件都用专门的铁型和模样进行生产,因此用砂量很少,生产成本很低,硅砂原砂的性能对产品的性能影响非常大,铸钢砂,常用的有硅砂、锆砂、铬铁矿砂、镁橄榄石砂等。比较常用于覆膜砂的原砂是硅砂,采用清洗过的干净的、平均细度范围、形状从多角到圆形的砂是比较好的选择。但是对于铸件品种很多的铸造车间,则铁型的管理和保存都很麻烦,且工装成本也较高。如果能解决好铁型的和通用的问题,则该工艺将能更广泛广应用,对于目前中、小铸造企业是一个解决用工难,人工成本高居不下,尤其是技术工人难找,提高企业设备自动化,为铸造企业找到一条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新路。
1、低温回火:回火温度为150~250℃,获得的组织为同火马氏体,即过饱和马氏体中析出一部分碳,在马氏体周围形成碳化物。这种钢的含碳量很少,马氏体中过饱和的碳也少。
2、中温回火:回火温度为350~500℃,回火组织为回火屈氏体,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。此种回火工艺广泛应用于低合金铸钢。
3、高温回火:回火温度为500~650℃,回火组织为弥散、粒状索氏体。淬火+高温回火的处理工艺被称之为调质处理。它适用于多组元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低合金钢,具有高的强韧性。
制壳材料的影响
采用锆英砂、锆英粉、上店砂、上店粉,因其膨胀系数小,仅为4.6×10-6/℃,因此可以忽略不计。
五、型壳焙烧的影响
由于型壳的膨胀系数小,当型壳温度为1150℃时,仅为0.053%,因此也可以忽略不计。
六、浇铸温度的影响
浇注温度越高,收缩率越大,浇注温度低,收缩率越小,因此浇注温度应适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