覆膜砂生产工艺流程及应用
覆膜砂铸造在造型、制芯时大多数铸件都是用湿型和干型铸造的,90%以上的砂芯用烘干炉干燥的砂芯油作粘结剂,是由德国人J.Croning开发了以酚醛树脂作粘结剂的壳型造型,使合成树脂粘结剂及合成树脂砂进入铸造工业。
以合成树脂作粘结剂的制型(芯)的方法主要有:
1、热法:砂型(芯)的成型和硬化直接在模板上或芯盒内靠已加热的模板(芯盒)或通热热气流完成。
主要有壳法(壳型、壳芯的制造法)、热芯盒法、温芯盒法。
2、冷法:砂型(芯)的成型、硬化在室温下完成。
主要有自硬法、气硬冷芯盒法(三乙胺法、SO2法、低毒气体促硬法)
覆膜砂系列主要采用精选
覆膜砂。在成型之前,砂粒表面就已经覆盖了一层固化树脂膜的型砂或芯砂。冷、热发两种覆膜工艺:冷处理采用溶剂(如酒精)溶解树脂,然后在混砂过程中将树脂包覆在砂粒表面;热处理采用一定温度预热,加树脂混合均匀,然后将树脂包覆在砂粒表面。
覆膜砂系列主要采用精选天然石英砂为原料,以特殊性能树脂和理想工艺,根据用户不同的技术要求,在冷速、脱膜性、流动性、溃散性、铸造表面光洁度、贮藏等方面力求。适用于汽车、拖拉机、液压类零件的成型。
在二次大战期间,德国克洛宁博士发明了覆膜砂,其工艺过程是将粉状热固性酚醛树脂与原砂机械混合,加热固化。采用热塑性酚醛树脂加潜伏性固化剂()和润滑剂,经过一定的覆膜砂工艺制备覆膜砂,当覆膜砂受热时,包覆在砂粒表面的树脂熔融,在分解亚的作用下,树脂从线形结构迅速转变为不熔体结构,使覆膜砂固化。
覆膜砂生产设备透气性不好怎么办?
覆膜砂生产设备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覆膜砂生产设备,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和铸造综合性能,同时,覆膜砂生产设备的铸造工艺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。但覆膜砂生产设备存在透气性不好等问题。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呢?
型芯(芯)表面的松散射芯压力过高或过低,模具排气不畅,模具因分盒面间隙大而跑砂,覆膜砂的生产设备流动性或透气性差。选择合理的射砂压力,改善排风系统,避免憋气,采用变形小的芯盒材料,选择具有良好流动性和透气性的覆膜砂生产装置。
脱模模具设计不合理,脱模芯盒温度不均,造成低温部位强度降低、脱模。覆盖砂生产设备的熔点低、固化速度慢、热强度低。改进模具结构,使温度分布均匀,选择熔点高,固化速度快,热强度高的树脂。
铸件气孔型芯排出不畅,树脂砂或气孔速度过大,砂芯固化。改进排风系统,提高排风效果,选择集中程度高或粗砂型,采用低发气膜磨砂工艺。
穿心砂芯的局部强度低或疏松,壳体厚度较薄;改进模具结构,使温度分布均匀,选择熔点高,固化速度快,热强度高的树脂,调整射砂压力,改善排风。
铸件粘砂原砂SiO2含量低,型芯表面不致密;通过调节射砂压力,改善芯盒排风效果,使砂芯表面更加致密,可采用耐高温覆膜砂设备或锆砂覆膜砂设备